咨询
菜单

湛江市滨海城市旅游规划(2015—2030)公告

湛江规划局 | 2015-06-10 00:00

摘要:

为统筹湛江中心城区旅游发展各要素,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营造“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良好旅游氛围,推动湛江城市旅游更快、更好、更协调地发展,全面提升湛江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形成具有广泛样板效应和示范作用的广东滨海旅游城市建设示范区、广东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区、国家海洋

为统筹湛江中心城区旅游发展各要素,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营造“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良好旅游氛围,推动湛江城市旅游更快、更好、更协调地发展,全面提升湛江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形成具有广泛样板效应和示范作用的广东滨海旅游城市建设示范区、广东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区、国家海洋文化旅游创新交流基地、国际一流的滨海城市旅游度假目的地。湛江市政府委托广东新空间旅游规划有限公司编制了《湛江市滨海城市旅游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规划》)。初步规划成果于2015年4月22日通过专家论证,编制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已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为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现将规划的主要内容公示如下:

一、湛江市滨海城市旅游总体规划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涉及湛江市中心城区及五岛一湾:

(1)中心城区,包括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及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东海岛)行政管辖范围内的22 个街道办事处及原麻章镇(规划镇改街道),以及湖光、东简、东山、南三、龙头等镇的部分用地范围,总面积约762.2 平方公里。

(2)五岛一湾(与中心城区部分重叠),包括湛江湾、特呈岛、南三岛、东海岛、硇洲岛、南屏岛,总面积约1617.8 平方公里,其中其中陆域约553.2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1064.6平方公里。

(二)规划年限

规划基期:2014 年;

规划期限: 2015—2030 年;

近期:2015 年—2017 年;

中期:2018 年—2025 年;

远期:2026 年—2030 年

(三)规划总体定位和目标

1、总体定位:把旅游业作为湛江五大产业之一发展,形成滨海城市旅游、城市建设与景观建设融合发展的格局,将湛江城区打造成为南中国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组织中心、国际旅游半岛核心、国际一流的滨海城市旅游度假目的地,使之成为承担广东滨海城市建设先行先试和滨海旅游产业开发的样板示范区,成为创新型滨海城市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区、全国冬休基地和广东滨海旅游示范市。

2、总体目标

把规划区域打造成为广东滨海旅游城市建设示范区、广东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区、国家海洋文化旅游创新交流基地、国家旅游休闲区、国际一流的滨海城市旅游度假目的地、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

(四)空间布局

一圈:生态绿圈。湖光岩风景区是生态绿圈的核心,应努力打造5A 级景区,利用湖光岩景区带动“大湖光岩地质遗产和森林公园保护区”发展,打造湛江市区生态旅游龙头。利用该生态绿圈所涉及的各区域生态资源特色,重点做好生态环境储备与保护,成为湛江“海绵城市”、“循环城市”建设的动力源。城区西部以生态保护和风景旅游区控制为主,包括合流水库、高阳水库和志满水库等重要水源保护地;城区东部是湛江市区农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区域,包括大面积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南三岛东部发展以种植农业和滨海渔业两大农业生产模式为主;硇洲岛珊瑚礁群和火山地貌特色资源(如海石滩、存亮湾等)具有较高生态价值。这些区域均有潜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应依托其生态优势,发展农业旅游、乡村体验、生态观光、生态度假、水上运动、地质观光等旅游产品。

一轴:湛江湾滨海城市旅游发展轴。滨海岸线的发展由“点线”格局向“多组团”转变,重点发展海湾西岸游憩带、特呈岛、十里军港爱国教育组团、海滨CBD 组团等,整体呈现一湾两岸的完整风貌,与都市风情片区中的法式风情组团、赤坎人文景观组团等形成呼应和联动。打造滨海慢行系统,论证部分路段、特定时间滨海大道步行化。控制城市天际线。增加“海上黄金游线”停靠点,通过文化(海滨公园)、建筑(海湾大桥)、沙滩(特呈岛、南三岛)和生态(红树林湿地公园)的组合,完善海上游线。

三区:“大湖光岩”生态区——打造世界级的火山生态旅游景区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湛江观光旅游的龙头产品。提升“大旅游圈”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道路系统,通过公交车或旅游专线车将旅游圈内景区串联起来。完善旅游标识,改造各景区周边环境,取缔景区门前的乱搭建,改造两旁民居立面,完善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

都市人文风情区——美化、亮化人民大道、滨海大道、奋勇大道、乐山路等城市主要道路,打造城市景观轴线。按照“景区城市”的理念设计城市,提升、增加休闲空间,以“闹中取静,动静结合,居旅结合”作为构建景区城市的思路。挖掘城市的观赏性、舒适性和人文传统,突出湛江乡土文化、近代文化、商埠文化。 提升城市旅游功能,将传统的商业功能、城市公园改造为融观光、消费、娱乐 、休闲为一体的新型旅游综合体。以国家旅游休闲区为目标,布臵城市休闲节点、标识系统、交通线路、游线安排等。

海岛综合度假区——整合海滩、海鲜、珊瑚、海豚等自然旅游资源,结合本土人文风情,以滨海休闲度假为重点,打造一体化、差异化、综合型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通过水上巴士、退役军舰、豪华邮轮、跨海大桥等多种交通方式连接五岛,一体化开发。“一岛一特色”,按照《湛江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要求,对五岛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近期优先发展南三岛和东海岛,建设邮轮母港,引进世界品牌度假酒店,将南三岛发展成为面向国际,集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地产、邮轮旅游、主题游乐、商业购物、城市休闲、养生体验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休闲旅游岛。东海岛依托海岛旅游资源和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东海岛红树林及龙海天旅游岸线资源,结合岛内的大工业大港口大物流,将旅游开发和商贸服务业相结合,以商贸接待、会议会展、滨海度假为主要发展方向,配套完善运动健身、娱乐健身、商业购物、餐饮美食等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的高等级精英商务海岛,发展“大旅游”,构建高品位滨海度假和商务休闲岛。建设一个游艇码头与硇洲岛、南屏岛、南三岛进行联动,着重挖掘东海岛人文特色,凸显“龙”的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硇洲岛突出生态保护和海洋特色,加快环境改造,规划建设海岛特色旅游产品购物一条街,带动地方渔业发展,建立国家级生态海洋经济示范区和环北部湾及粤西著名海岛休息度假胜地,打造成湛江海上花园。南屏岛近期以资源保护、环境改造为主,控制外来资本、大项目的进入,作为储备开发区;特呈岛开发为休闲度假会议中心。


(五)滨海城市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以城市旅游营造的三个层次为指导构建湛江滨海城市旅游三个层次的吸引物体系:第一层次,做大做强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努力发展世界性水上单项体育运动赛事,提升城市功能和地位;第二层次,打好“湾区牌”和“海岛牌”,以湛江湾和南三岛为核心,打造彰显湛江城市个性的拳头产品;第三层次,积极建设一湾两岸、法式风情街、三民街等特色街区及代表性区域建设,凸显城市旅游特色、提升旅游风貌,通过标志性建筑、特色性项目、城市生活风貌、“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的全面融合与凝练,打造湛江滨海城市旅游的核心要素。由此形成以休闲度假产品为核心,以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赛事旅游产品为重点,以美食旅游产品、特色海岛旅游产品、会展旅游产品、生态养生旅游产品、文化节庆旅游产品、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修学旅游产品、红树林生态旅游产品、自行车旅游产品、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等为支撑的,层次清晰,多层互动,特色鲜明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这些产品落实到空间上则形成三大核心产品和十大辅助产品。其中,三大核心产品为:①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包括五岛一湾全域及与之配套的邮轮、游艇等旅游产品;②大湖光岩旅游区,包括周边森林公园、植物园、金鹿园、海大海洋生物博物馆等景区;③两条特色文化街区。即赤坎民国风情街区和霞山法式风情街区;十大辅助产品为:①大型水上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湛江湾中靠海滨公园或其他合适的地方)、②海鲜之都美食旅游产品(包含欢乐海洋、渔人码头、湛江美食广场等)、③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会展旅游产品、④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炭之家等)、⑤文化节庆旅游产品(人龙舞、醒狮、年例等,可考虑东海岛及其他地方)、⑥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康琦赛欢乐世界旅游区等)、⑦修学旅游产品(湖光岩玛珥湖、十里军港、法式风情街、各类博物馆等)、⑧滨海观光旅游产品(观海长廊、海湾大桥等)、⑨自行车旅游产品、⑩ 生态旅游产品(三岭山、南亚热带植物园、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等)。

(六)滨海城市旅游发展要素规划

包括旅游商品业发展规划、旅行社行业发展规划、住宿业发展规划、餐饮业发展规划、旅游文化产业规划、旅游商品加工与贸易业发展规划、旅游农业与渔业规划、旅游与工业要素融合规划、港口旅游规划、产业要素集聚区。

(七)滨海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包括旅游交通设施规划、环卫设施规划、服务亭、茶座、座椅规划、给排水设施规划、电力通讯设施规划、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旅游咨询服务站点。

(八)南三岛旅游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指引

全力推进环岛公路、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东部广场、滨海绿岛等基础旅游休闲项目;全力推进南三岛海洋旅游产业园(湖村湾)、金海岸游艇俱乐部、广州湾国际旅游城、海洋主题公园、冬休养老基地、国际帆船港、风电公园等高端旅游项目的开发,凝心聚力打造精品工程,集中建成一批高水平、标志性旅游项目,使南三岛成为以滨海度假、冬休养老、邮轮母港为特色,集高端居住、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养生康体、主题游乐于一体的多元化亚热带滨海休闲海岛,成为全市旅游发展的增长极之一。

(九)重点项目建设分期规划

包括湛江湾旅游区、南三岛休闲旅游区项目、湛江市南海明珠游艇俱乐部、原点广场、湛江市中心城区自行车系统、湛江玛珥湖温泉旅游度假综合性公园、赤坎民国风情街修缮改造工程、近期行动计划。

(十)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包括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土地与规划建设政策、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金融与财税保障政策、工商及公安政策、利益相关者协调保障政策、人才保障措施、文化传承和保护措施。


二、湛江市滨海城市旅游发展策划

基于对湛江滨海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挑战与机遇的分析,将湛江滨海城市旅游置于粤西、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旅游发展背景中,通盘考虑其市场定位、形象塑造、空间布局、产品开发、产业提升、设施安排等各个方面,确立?差异发展战略?、?景城一体化战略?、?品牌建设与强势营销战略?等三大发展战略。其中:差异发展战略是先导,主要解决市场定位和形象定位问题;景城一体化战略是核心,主要解决湛江滨海旅游城市如何建设、如何将旅游要素融入城市发展的问题;品牌建设与强势营销战略是保障,主要解决如何吸引旅游者到湛江旅游的问题。

三、湛江滨海城市特色风貌研究

通过湛江现状资源梳理分析,明确湛江旅游特色风貌定位,梳理凸显湛江旅游特色风貌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营造出城市景观与自然生态协调、城市历史文化凸显、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旅游特色风貌。研究以湛江自然生态环境和总体规划划定的空间框架结构为基础,积极发展以城市精品公共空间为载体,以湛江特色的亚热带海洋自然、人文、生活景观为吸引要素的城市旅游,促使湛江城市旅游体系由市民服务导向向市民游客服务兼顾转变,由零散化向线路化、系统化转变,城市公共设施由粗放实用化向精致景观化转变,城市景观风貌由“千城一面”向“湛江特色”的转变。

四、湛江市创建广东省滨海旅游示范市三年行动计划

发挥旅游产业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作用,将湛江初步建成广东省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代表,成为拥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到2017 年,成功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区,拥有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1 家、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4 家,对市民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大型城区沙滩型旅游产品2 个,具备旅游接待功能的城市公园10 处,对国内外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滨海休闲度假项目2 处、特色街区2 处、滨海休闲综合体1 处,城市骑行绿道60 公里,城市经典旅游线路3条,城市徒步旅游线路2 条,郊野徒步线路3 条。举办一次国际级大型会议会展,拥有国家级会议会展3 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节庆及体育赛事活动3 个;城区建成全市游客集散中心1 个、旅游服务岛12 处、绿道骑行驿站24 个,规范化旅游租车公司2 家,旅游公交专线2 条,公共自行车1 万辆。建成自驾车营地3 个以上;完成旅游风景道改造4 条,旅游交通集散节点景观改造5 处,城市家具改造街道12 条,广场、公园、街区、建筑地标等公共游憩空间灯光夜景改造8 处,城市花园绿化改造面积10 万平方米。湛江市滨海旅游城市品牌初步建立,成为广东省滨海城市旅游的代表。

五、湛江旅游公共标识系统规划

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分阶段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是重点实施阶段,重点围绕湛江滨海城市旅游的精品旅游线路实施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远期是优化完善阶段,完善全是高速公路、各主要交通要道和旅游城镇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近期目标(2015—2017年):

2015年重点建设机场路和海滨大道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2016年重点建设椹川大道、人民大道、海田路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2017年在前两年基础上健全完善所有重点景区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市快速路、市内主干道、城区内道路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远期目标(2018-2020):

随着湛江重要旅游地的不断建设完成,逐步完善和建设湛江市域内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各主要交通要道及到景区的旅游公路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继续完善湛江市内的旅游交通标识设置,航空、车站、航运、口岸等旅游交通场站设置完善的旅游交通标识,构筑湛江旅游交通无障碍的新格局。


六、湛江市滨海城市旅游重点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包括湛江机场广场环境景观规划、湛江火车南站广场环境景观规划、湛江海滨码头环境景观规划、广湛高速源水出口道路环境景观规划、渝湛高速湛江出口道路环境景观规划、广州湾大道城市规划、湛江官渡收费站至海田路路段道路两侧环境景观规划、湛江旅游集散中心形象策划、湛江特色旅游商品专卖店形象规划、湛江旅游信息咨询点规划、湛江旅游自助驿站形象规划、湛江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形象规划、城市街道家具规划设计。

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湛江市滨海城市旅游规划(2015-2030)》将在湛江旅游网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各部门及公众意见。公示期从2015年6月5日至2015年7月17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期内以电话、信件等形式反馈,对规划提出意见或建议。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应加盖单位公章。

特此公告。

联系单位:湛江市旅游局

联系人:刘先生、陈先生

联系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体育北路15号湛江商务大厦8楼市旅游局规划科

联系电话:3161963

邮政编码:524043

湛江市旅游局

 2015年6月5日


湛江购房网声明:

1、凡注明“来源:湛江购房网”或含有“湛江购房网”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湛江购房网所有,欢迎转载,但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有部分文章内容涉及商业广告推广,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有部分非原创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著作权人认为该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如本文内容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立即联系我们(0759-3380932),经沟通后我们会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新闻

还可以分享给好友/朋友圈